深化主題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主題教育進行時②
深化主題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
下面一起學習
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節選)
關于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征,就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大判斷,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循環不暢問題十分突出。同時,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多點突破。我們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形成優質高效多樣化的供給體系,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這樣,供求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實現均衡,我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這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重視量的發展,但更要重視解決質的問題,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
第三,這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全球一百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十幾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就是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后實現了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就是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從供給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從需求看,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這種需求又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的變化,供給變革又不斷催生新的需求。從投入產出看,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提高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分配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從宏觀經濟循環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通暢,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落。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牢牢把握工作主線,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牢牢把握著力點,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當然,在我國這樣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實現。我們必須跨越非常規的我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特有的關口,特別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我們必須跨越常規性的長期性的關口,也就是要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特別是要凈化市場環境,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增強國家治理能力。第一個關口特別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口過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失去前提條件。第二個關口過不去,提前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就會落空,當然也就會影響到我們確立的到本世紀中葉的發展目標。因此,全黨要堅定跨越關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做好跨越關口的頂層設計,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
我還要強調的是,黨的十九大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十五年,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發展成就超出預期,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作出這種安排,是實事求是的、符合實際的,要腳踏實地干,絕不是要掀起新一輪大干快上,更不是要搞什么“大躍進”。形勢越好頭腦越要清醒,把握好實現長遠目標和做好當前工作的關系,蹄疾步穩向前推進。
深化主題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主題教育進行時②
深化主題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
下面一起學習
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節選)
關于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征,就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大判斷,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循環不暢問題十分突出。同時,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多點突破。我們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形成優質高效多樣化的供給體系,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這樣,供求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實現均衡,我國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這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重視量的發展,但更要重視解決質的問題,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
第三,這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全球一百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十幾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就是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后實現了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就是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從供給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從需求看,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這種需求又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的變化,供給變革又不斷催生新的需求。從投入產出看,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提高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分配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從宏觀經濟循環看,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通暢,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落。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牢牢把握工作主線,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牢牢把握著力點,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當然,在我國這樣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實現。我們必須跨越非常規的我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特有的關口,特別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我們必須跨越常規性的長期性的關口,也就是要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特別是要凈化市場環境,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增強國家治理能力。第一個關口特別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口過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失去前提條件。第二個關口過不去,提前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就會落空,當然也就會影響到我們確立的到本世紀中葉的發展目標。因此,全黨要堅定跨越關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做好跨越關口的頂層設計,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
我還要強調的是,黨的十九大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十五年,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發展成就超出預期,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作出這種安排,是實事求是的、符合實際的,要腳踏實地干,絕不是要掀起新一輪大干快上,更不是要搞什么“大躍進”。形勢越好頭腦越要清醒,把握好實現長遠目標和做好當前工作的關系,蹄疾步穩向前推進。